国奖风采 | 青衿有志,屡践致远——余君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
发布时间:2024/12/10 来源: 浏览:

诚朴恕毅,勉知力行。在陶大,不仅有广袤的学术领域等待着您的探索,更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与您并肩前行。为营造欣欣向荣的新学期氛围,引导研究生锚定前进方向,研工部策划“国奖风采”系列推送,由校研究生会负责执行。从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选取了若干名学生代表进行采访,让我们一起聆听国奖之声。推文将陆续发布,欢迎同学们持续关注。

 

   2024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  

National Scholarship recipient

1A836  

 


余君玲

1997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201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材料研究方向,获得硕士学位。现攻读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材料研究方向博士学位,导师江向平教授、冯果教授、江峰副教授。

 

01

导师寄语

余君玲同学平日里刻苦上进,做事细致,对科研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她为人善良,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希望她在未来的科研和人生道路上,能秉承着积极向上的初心,勇于探索,敢于挑战,收获累累硕果。

——江向平教授

个人荣誉

02

奖学金及荣誉称号

2024年获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最美材料人(学术科研类)”荣誉称号;

2024年获景德镇陶瓷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24年获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党员标兵”荣誉称号;

2024年获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荣誉称号;

2022年获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03

学术经历

 

论文类

1. 论文题目:《烧成制度对 MAS系堇青石微晶釉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刊物名称:《中国陶瓷》,2023年8月,CSCD,已见刊,第一作者;

2. 论文题目:《低 Li2O掺量对 R2O-MgO-Al2O3-SiO2系釉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刊物名称:《陶瓷学报》,2023年8月,北大中文核心,已见刊,第一作者;

3.论文题目:《Synthesis and coloring properties of novel stablized green Ni0.15MgxAl2(0.85-x)Ti1.15+xO5pigments》,刊物名称:《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23年8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一区,JCR1区,已见刊,导师与本人同为第一作者;

4.论文题目:《Synthesis and near-infrared reflection performance of (Cr,V)-ZrSiO4 jewel green pigments》,刊物名称:《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of Ceramics》,2023年10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四区,JCR3区,已见刊,导师与本人同为第一作者;

5.论文题目:《Coloring and near-infrared reflection performance of low-temperature synthesized novel (Cr,V)-ZrSiO4 jewel green pigments》,刊物名称:《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3年12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一区,JCR1区,已见刊,第一作者;

6.论文题目:《Mineralizer and charge-compensator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novel (Li,Cr)-ZrSiO4 jade green pigment and its near-infrared reflection performance》,刊物名称:《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4年2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二区,JCR1区,已见刊,第一作者;

7.论文题目:《Low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novel (Cr,V)-ZrSiO4 jewel green pigments with near-infrared reflection performance》,刊物名称:《BOLETIN DE LA SOCIEDAD ESPANOLA DE CERAMICA Y VIDRIO》,2024年3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三区,JCR1区,导师与本人同为第一作者;

8.论文题目:《Fluorine-free synthesis and chromatic properties of V/Pr co-doped zircon ceramic pigment》,刊物名称:《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4年4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二区,JCR1区,课题组师兄与本人同为第一作者;

9.论文题目:《Sensitiz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the coloration of V to Cr-doping ZrSiO4 based jewel green pigment and its near-infrared reflection performance》,刊物名称:《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4年7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二区,JCR1区,已见刊,第一作者;

10. 论文题目:《Pressure field assisted non-hydrolytic sol-gel in-situ synthesis of novel seed-pulp-structured C@ZrSiO4 pigments》,刊物名称:《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4年8月,SCI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二区,JCR1区,已见刊,第四作者。  

 

课题类

1.参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非水沉淀法制备陶瓷超细粉体的关键基础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2ACBL214006,立项时间:2020年1月;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促进缩聚非水沉淀法制备LED用球形Al2O3@YAG:Ce3+核壳结构荧光粉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1962014,立项时间:2020年1月;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外场促进缩聚非水沉淀法制备钛酸钡基陶瓷超细粉体及其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2072162,立项时间:2021年1月;

4.参与江西科兴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技术转移转化服务项目《非水沉淀法制备氧化铝超细粉体产业化技术》,立项时间:2022年12月;

5.参与江西省俊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锂电钠电用坩埚减排降耗制备技术开发》,立项时间:2023年5月;

6.参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前驱体线性组装非水沉淀法温和条件可控合成羟基磷灰石晶须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32ACB204012,立项时间:2023年7月;

7.参与景德镇市科技局项目《非水沉淀法免烧低温制备纳米氧化钛粉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在功能化陶瓷岩板中应用技术开发》,验收时间:2023年7月;

8.参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技术开发《新型骨瓷纪念饰品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立项时间:2022年9月,结题时间:2023年7月;

9.参与浙江省技术转化服务项目《基团组装非水沉淀法低温合成HAp多孔片及其捕碳整体化路径设计研究和应用》,项目编号:LGJY2023-2-c-12,立项时间:2023年9月;

10.参与常州复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转化《一种外场促进缩聚非水沉淀工艺制备钛酸钡基陶瓷粉的方法》,立项时间:2023年12月;

1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促进缩聚非水沉淀法合成高温稳定型喷墨打印用球形钛酸铝基陶瓷色料及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2362041,立项时间:2024年1月。

 

专利类

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无氟制备钒锆蓝陶瓷色料的方法》,申请(专利)号:20310013056.X,申请公布号:CN116004033A,公开公告日:2023年4月,排名第二、导师第一。

获奖证书

04

 

1F66C  
A691  
8CE8  

 

 

 

05

学习收获

 

从2015年至今,我在陶大度过了近十年的时光。本硕博一路走来,我见证了陶大的春华秋实、寒来暑往,同时陶大也见证了我的青春年华、进步成长。回首读博生涯,有迷茫,有焦虑,但更多的是热爱,是收获,是感动,是值得。通过不断学习、探索、研究,我的专业技能和科研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感谢母校景德镇陶瓷大学给予我深造的机会,为我提供良好的科研生活环境和条件。感谢这一路上给予我帮助和善意的所有老师和朋友。

在线访谈

06

Q

 

恭喜您获得国家奖学金,这对您的科研道路意味着什么?

谢谢,我认为这份荣誉是对我过去读博生涯的一种肯定,它提醒着我每一份付出都不会白费,只要持之以恒,终将有所收获。真的非常感谢学校、学院的培养,为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与学术平台。感谢我的导师江向平教授在科研生活中为我提供的莫大的关怀与帮助,让我能安心在课题组开展实验,我感激至今。

Q

 

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您是如何平衡个人生活、学术研究和健康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管理技巧?

制定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明白当前的主线任务,根据优先级和重要性来规划时间,每天睡前可以规划一下第二天的任务与时间安排,平衡好科研、生活和健康的关系。定期复盘当下任务的完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总结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要经常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例如写论文的时候可以每天规定自己一定要写出多少,先去做总是没错的。先完成,再完美。同时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保持高效率科研工作的同时可以适当进行适量的运动,紧绷的大脑放松后,可以更好的再进入科研状态。因为做科研是一个需要花费漫长时间才能获得正反馈的过程,因此找到一个能及时给自己提供正向反馈的精神寄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适量的运动健身,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内而外保持活力和精力!

Q

 

在您的研究过程中,是否有过什么意外的发现?

在传统陶瓷色料的制备过程中,发现了色料的红外性能。通过技术转变,使陶瓷色料产生了红外保健性能,从而赋予了传统陶瓷功能性能,制备出新型功能型陶瓷色料,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系统研究。意外的发现是,当时是课题组购入了个红外仪器,我那时色料已经制备出来了但苦于研究其性能,就拿样品去测试了,发现有红外性能,拓展了传统陶瓷色料的新方向。

Q

 

您对未来几年的科研规划有何设想?是否有特定的研究方向或项目目标?

因为自研究生以来我所做的课题皆围绕传统陶瓷方向,运用科技赋能传统陶瓷产业,让传统陶瓷具有功能性,这或许可以成为引领陶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破五唯的背景下,未来我想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即新型功能型陶瓷色料的开发,同时结合服务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助力地方特色产业的重振,面向企业服务落地。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贡献自己的力量。

Q

 

对于正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探索的女同学,您有哪些建议或鼓励的话想说?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欢迎所有热爱科学、渴望创新的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层出不穷。在这个领域,女性同样可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回顾历史,许多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实无论身处何种领域,每一个女孩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都有能力追求自己的梦想。祝愿每一个女孩,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Q

 

在您的科研道路上,有哪些人给予了您重要的支持和帮助?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江向平老师、江峰老师以及冯果老师。感谢课题组徐贵荣老师、刘健敏老师、梁健老师、苗立锋老师和包镇红老师等老师。他们不仅是我学术上的领路人,更是我科研道路上的灯塔。老师们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科研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每当我遇到困惑或难题时,总是会耐心地给予指导,让我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创新,这些能力对我后续的科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感谢他们在我科研道路上的陪伴和支持。因为他们的付出和帮助,让我能够不断前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Q

 

最后,对于即将或正在准备竞选国家奖学金的学弟学妹,您有什么心得或寄语可以分享?

在学习上,要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断挑战自我;在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拓展视野。“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对待任何事情,只要有机会就去试试看,不去纠结最终的结果,而是认真做好每一步多关注过程,自然结果也不会差。愿你们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时刻保持积极开朗的心态,任何事情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要保持坚韧的心态,相信付出终有回报,你的努力不会被辜负!

联系方式

合作邮箱:junlingyu99@126.com

 

 

上一篇:国奖风采 | 心怀热爱,深耕细作——汤辉,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
下一篇:“双十佳代表” | 十佳学术之星——安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