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月9日,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追寻赣鄱红址,赓续红色文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江西南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小平小道陈列馆等地,深度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回顾八一起义,赓续红色文脉
7月6日,实践队到南昌八一广场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建于1956年,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馆内有南昌起义时期使用过的汉阳造步枪、八二式迫击炮、重机关枪、大刀、手雷等文物,走进馆内,参观游览各种文物,可以看到曾经那段峥嵘岁月里的故事。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石破天惊第一枪”,让实践队员们瞬间回到1927年的那个夜晚,感受到那种坚定的不容置疑的力量,让人无法平静又无法自拔。
图为实践队参观八一广场
图为实践队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追思革命烈士,感悟红色精神
怀着对革命烈士崇敬的心情,实践队踏入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走进这座纪念堂,仿佛穿越回那个英勇的年代,与革命烈士们并肩作战。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英雄的气息,每一块石头都刻满了历史的印记。那些陈旧的武器、珍贵的文件、褪色的照片和英勇的事迹,无不充满力量,无不感人至深。馆内陈列丰富,珍藏着2412名烈士的档案资料,4100余张烈士照片,以及1500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这些展品,每一件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每一件都诉说着一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永世长存。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不仅是江西人民的骄傲,更是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它时刻提醒着实践队员们,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无数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在这里,实践队员们能够感受到革命烈士们的英勇无畏和他们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定不移。
为追寻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实践队来到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建于1915年,内有仿西洋式和中国古建筑相结合的两栋两层楼的楼房和一栋平房。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新四军军部在此正式对外办公,并组织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南昌因此成为新四军的诞生地。队员们深入了解新四军在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后,被新四军灵活的游击战术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所吸引。
图为实践队员在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重温入党誓词
图为指导老师余少奇为队员们讲解南昌起义的路线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合影
重走小平小道,踏寻红色印记
带着对红色圣地的向往,实践队来到了小平小道陈列馆。小平小道陈列馆位于南昌市新建区望城镇省庄村,原址为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劳动和生活的地方。在讲解员的解说和指引下,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到邓小平同志在江西的日子。在江西三年多的时间里,邓小平同志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接触到了最基层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走出了一条坚实的“小平小道”,为后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小平小道陈列馆
图为实践队员听讲解员讲解
图为实践队员在小平小道陈列馆前合影
在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追寻赣鄱红址,赓续红色文脉”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红色基地,追思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以红色精神为不竭力量之源,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辈遗志,筑造青春之梦。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青年一代手中时,更应该接续奋斗,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